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19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四)《爱莲说》

来源:中考网整理 2014-06-05 17:27:15

中考真题

  (四)《爱莲说》(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益:副词,更。2、植:立。3、鲜:少。4、亵:亲近而不庄重。
 
  5、宜:应当6、独:只,仅7、可爱者甚蕃:多。8、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9、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二、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5、莲,花之君子者也。莲是花中的君子。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五、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六、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七、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补充说明:上文之字的标号①③④⑤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的。②⑥⑦⑧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无义。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理解背诵:①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相关阅读: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一)《论语十则》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二)《桃花源记》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三)《陋室铭》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四)《爱莲说》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五)《三峡》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六)《记承天寺夜游》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七)《马说》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八)《送东阳马生序》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九)《小石潭记》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十)《岳阳楼记》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十一)醉翁亭记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十二)出师表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十四)《曹刿论战》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十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