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19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知识点库 > 初中语文知识点 > 修词手法 > 正文

2023年初中语文文字运用题之修辞手法答题要

来源:网络资源 2022-11-07 19:18:45

中考真题

天津中考

一、温故知新

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偶等。

接下来,将相关修辞手法及作用进行简单回顾:

1.比喻

满足比喻的两个条件: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

比喻的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形象;用浅显易见的事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深入浅出。

2.比拟

比拟的分类:拟人、拟物。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物当成物来写。

作用:使描写的对象更加活泼、亲近,使语句更加生动形象。

3.夸张

夸张的种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作用:突出特征,强化感情;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营造气氛,引人联想。

4.借代

分类: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专名代泛称、形象代本体、结果代原因、材料代本体。

作用:使描写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5.排比

特征: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句式整齐,结构匀称;文意贯通,语势强劲;增强作品的气势,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6.反复

特征: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种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作用: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怀写景,感染力强;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之美。

7.设问

特征: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作用:提醒注意,引起思考;有时出现在篇首或段首,有引起下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8.反问

特征: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

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以深刻的想象。

9.对偶

特征: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相似、相关或相承意思。

分类:正对、反对、串对。

作用: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表意凝练集中,概况力强。

二、考查方式

1.题目形式

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形式,但是以主观题的为主。

2.提问方式

客观题:和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主观题:请简要赏析文段中画横线句的修辞手法/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三、答题思路

1.客观题的答题思路:

首先,需要准确画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接着,需要准确识别各个选项的修辞手法。一般四个选项为诗句或者文言语句,这就需要熟识相关语句,或者提升自己古诗文的理解力。最后,根据相应理解做出选择。

2.主观题的答题思路

分析构成:根据具体修辞手法进行拆分分析。

分析效果:结合具体的语句及相关的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

具体例题解析:

客观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只有保持尝试、敢于努力,长期的坚持就可以在未来某个时刻收获创造之果、开出创新之花。(选自《2022届11月调研考试(J)》)

和加粗字体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

解析:先看加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原句表达的是长期坚持在未来所获得的创造成效,将创造的成效比喻成创造之果和花,所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将西湖比喻成西子,比喻修辞手法。B项“斗十千”“值万钱”使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C项“丝竹”代指音乐。D项“愁攀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由此确定选A项。

主观题:

欢乐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文中加粗字体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一卷)》)

解析:

第一步,审题,题目中包括三个要点:对偶修辞手法,构成,表达效果。

第二步,回顾对偶修辞手法的特征及相关效果。

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

效果:分析其答题角度,从内容和结构形式两方面进行考虑。

第三步,组织答案。

构成:”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的名词词组,对仗工整;”描绘城乡风物”和“传播时代精神”都是动宾式结构——“描绘”对应“传播”,“城乡风物”“时代精神”均为偏正结构。两个句子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意义相关,上下两句构成一组对偶。

表达效果: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内容上,点面结合,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突出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容和传统节日的价值。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