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19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数学 > 正文

2019年中考数学北京海淀区初三数学试卷解析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9-04-21 18:12:40

中考真题

天津中考

海淀期末数学统考今天结束了,关于数学 的改革,一直是很多家长关心的内容,也有各种传闻说今年数学分值进一步降低,相应难度也会进一步下降,而通过今天海淀的期末统考,考过的孩子们最清楚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是简单了还是难了,我们且细细分析分析。

选择、填空

选择、填空的部分,依然和期中一样,严格按照改革后的题目结构出题。选择、填空各八道,考点也没有较大调整,

选择:

选择中相似部分考查比往年略多一点,圆的题目有所减少,主要也和圆在期中重点考察过有关。选择的最后一题依然是一道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常规题型,难度一般,只要对函数图象的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了解的比较到位,审题仔细,问题不大。

填空:

填空部分不像新中考中有部分开放性(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都是有标准的答案的,并且也都比较基础,最后一道尺规作图的理论依据,出的比较新颖,但只要对理论依据部分有所总结,对几何中常见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及推论掌握熟练,也不难得出正确结果。总而言之,这次的选填出题比较基础全面,考察了同学们对于本学期各章节基础知识的简单运用能力。对于想要冲刺高分的同学来说,这种程度的选填是要做到完全不丢分的,所以这次选填仍有失误的同学,一定要认真总结错因,巩固提高相应板块的内容。

解答:

解答部分的题目,前半部分依然是对往年题目的模仿。

17题的三角函数混合运算、18题的整体代入求值、19题的解三角形、20题的二次函数的应用题、21题相似的简单证明、22题的补全过程都是比较常考的基础解答类型,主要目的也是考察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题目设置比较直接,没有套路没有陷阱,注意细致和书写过程,最好做到不失分。

从23题开始,题目的综合性有明显的提升,这部分题目的分值总和高达38分,和往年满分120分的时候相比并没有减少,也就是说,在改革后的试卷中,难题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了许多,所以虽然总的题量减少,但要得高分反而更加困难,加上由于满分只有100,得到的分数看起来就会比之前120的时候给人的感觉要少,所以要现在这里告诉孩子们,不要被现有的成绩打击从而一蹶不振、后期不断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正经事哦~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分析分析这些综合的题目吧!

23题,典型的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毫无悬念的涉及到了观察图象得出结果的考点,但这次的题目老师觉得有个很大的坑,估计会对很多同学的答题过程造成了困扰,题目第二问中的直线、并不是所给的图上画的直线、所以第二问我们需要自己将直线画出后再根据图象作答。

24题,圆的综合,第一问非常常规,第二问虽然图形对于做题多的同学并不陌生,但其中涉及到相似的比例关系、中位线的运用以及引入未知数列方程的解题方法,综合性还是比较强的。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没有在圆的题目中出现“思路”类问题,和填空题中没有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试题一样,是整个试卷开放性降低的体现,但这个趋势只是这套试卷的特点,并不代表中考中就不会出现开放性较强的题目。

25题的题型在期中考试中并没有涉及到,但是属于在往年的考试中也是经常考察的函数图象探究类的问题,只不过这次的探究穿上了一层类似几何证明的迷惑性的外衣,如果把握不住题目重点,有可能会被几何的内容迷惑,耽误时间。最后一问也涉及到了对于图象深层次的理解,并且需要在现有图形中作补充,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26题,所谓的代数综合,这次出的比较中规中矩,前两问依然是基础的函数图象性质类的考察,涉及到了部分分类讨论的思想,最后一问考结合图象写出结果,唯一比较难处理的点是所给的范围中引入了一个变量,所以在看图的时候要有动态的视角。

27题,是老师认为全卷难度最大的题目,和期中一样,将以往作为最后一题的压轴题,提前到倒数第二题,但难度并没有因此调整而减少,这次的新定义所给出的定义不是很好理解,虽然也是要把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图形关系,但要考虑的细节和范围很多,即使理解并正确转化了定义,要在此题得到满分也十分不易。

28题,几何综合,前两问做起来难度并不高,但第三问的难度和第二问相比有比较大的断层,并且题目中没有思路、模型类的提示,而前两问对于第三问的引导也不够明显,所以使得第三问显得比较难,但是如果对旋转模型的构造比较熟悉,结合题目中相等的共顶点线段和本学期几何综合重点考察对象:旋转这一考点,构造出共顶点旋转的辅助线继而得到结果也是可以预见到的。因此我们在解决几何综合问题时,一定要对常见条件与基本模型之间的联系特别熟悉,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几何思维体系,多总结多整理,才能在考试中迅速适应各种类型的几何综合题目。

以上就是老师对这次期末试题的比较细致的分析,不管考得怎么样,希望孩子们好好调整不要灰心哈!改革以后数学的难题占比高了,总分少了,算算成绩显得比之前120的时候低也是正常的,不要太在意考的不好的成绩,好好利用剩余的时间复习提升吧!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