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19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2013中考语文考点分析指导:语法知识(2)

来源:中考网 作者:叶子静 2012-10-29 14:40:31

中考真题

  据市旅游局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市主要景点接待人数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多。尤其是远郊区县旅游人数明显增多,______。

  A.皋兰什川梨园接待游客2.9万人次

  B.其中皋兰什川梨园接待游客2.9万人次

  C.并且皋兰什川梨园接待了游客2.9万人次

  D.仅皋兰什川梨园就共接待游客2.9万人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几个选项的主要内容差别就在几个副词与关联词上。题目要求结合语境,因此,一定要联系上文的内容,前面都在表达旅游人数增多,“尤其”“明显”两个副词,起强调、突出的作用,提示我们增多的人数应该很多,那么D答案中的“仅”表达出的意思与前文呼应。

  这些中考试卷题目说明语法知识还将作为中考的常规考点出现。那么如何能够有效学习语法知识呢?

  (一)随文学习,加深理解

  学习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是为了使用,那么学习时就不能死记硬背,不要求掌握很深的晦涩的语法知识,而是要求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能运用语法知识,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即帮助理解课文。

  如,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之《被压扁的沙子》: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借助于语法知识理解这段课文内容——这里“因为”表示前后是因果关系,解释了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的原因。不仅仅,表示前后是递进关系,说明对两种对立的理论的研究,有学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可见运用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很清晰地理清文章内容的层次,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归纳整理,形成专题。

  整理“递进”、“转折”等关系复句,强调的重点不同的例子。如:

  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河南省)

  据悉,国家语委将推出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汉字书写。该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会认会写。

  这题主要考察对递进关系复句知识理解运用的程度,“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递进关系一般强调“而且”后面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比前面的更进一步。而此题中“而且”后面的“还要会认会写”的要求显然比“要写得规范美观”要低。因此,应改为:该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而且还要写得规范美观。

  整理修改病句方面的例子。如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搭配不当、滥用否定词、前后矛盾或重复、关联词使用不当、语序不当、歧义、句子杂糅等常见语病类型。如下面的一些典型例题。

  1.只有一到周末,他就去少年宫学习书法。

  2.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3.不仅它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4.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5.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6.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感悟能力和创新精神。

  7.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使我市外向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参考答案]

  1.删除“只有”(或把“只有”改为“只要”;或删除“一”并把“就”改为“才”)。

  2.把“改进”改为“提高”。

  3.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4.如何认识、把握、管理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5.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6.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的感悟能力和创新精神。

  7.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使我市外向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或,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市外向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