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19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学百科 > 节日长假 > 正文

节日长假:节日的传统经典

来源:网络资源 2009-11-12 15:18:49

中考真题

天津中考
   摘要:今年10月2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的“中华诵·首都大学生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诵读晚会”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频道播出,创下了在国庆期间中国教育电视台收视率第……

  前言

  在传统文化中,我们怎样去定位经典?当前诵读经典、学习国学的热潮是什么原因促成的?时下经典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的状况如何?面对经典,我们应以怎样的心态去学习?10月23日,王登峰、刘梦溪、李焯芬、彭林、王岳川、于丹、钱文忠、顾之川、金海峰、程钢、刘晓峰、赵世民等专家学者,汇集全国首届“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经典教育研讨会”,围绕“传统经典与当代教育”的主题,共同探讨如何以经典的丰富内涵推进其在当代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经典定义在解读中延伸

  什么是经典,经典如何来界定,现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诸多不同说法。从字面看来,“经”就是恒常、经常,“典”就是模范、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在平时,大众比较倾向于这样一种看法,经典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精华相融的文化精髓的简称,至少是新一代中国人应该了解和必备的知识之一。可以这样说,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关于经典的含义,研讨会上的专家学者给予了不同角度的理解。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程钢直接给经典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他认为,历史学上所谓的轴心时代,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时代,在今天就称之为经典,最有名的经典就是儒、道两家的经典。“当然经典也包括各种典雅的诗,如杜甫的诗把传统儒家的观念展示出来,李白的诗则把道家的思想展示出来。”

  针对程钢教授的定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提出,经典实际上还包含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经典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知识体系,是传统文化发扬继承下去的根本,传统文化要通过这个知识体系慢慢传承。比如说《诗经》既包含有哲学内容,也包含商周春秋时期的丰富历史资料,更包含了当时文学艺术的一种成就,所以《诗经》是一个综合体系。其二,中国的经典是包含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一种智慧体系,简单说,就是中国人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处理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视野和做法。比如《老子》中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代表的就是中国人看问题的态度。其三,经典是一种价值,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核心价值和思想观念,比如说和谐、天人合一等思想。

  多种因素催生经典教育热

  经典教育到底有多热,我们无法用数据统计,但是我们可以用三个例子来说明:

  2006年11月26日,《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售《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当日共销售1.26万余册,创单日单店单品种销售纪录。因为签售,尽管是周末,从四面八方赶去的读者楞是造成了从三环苏州桥到西北四环的大堵车。

  2007年3月5日,于丹再次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售《于丹〈庄子〉心得》,约10小时内签售15060册,比前一次多了2460册。不同的是,这次北京的小雨伴随了签售全程,读者们则耐心地在雨中排队等待。

  今年10月2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的“中华诵·首都大学生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诵读晚会”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频道播出,创下了在国庆期间中国教育电视台收视率第一的纪录。随后有四次重播,均有良好的收视率,而且很多观众看过后都打电话、发信息表示晚会办得非常好。

  从两本书和一台晚会的例子,我们可以感受到经典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对经典教育如此热爱,“传统文化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看来,进入新世纪以后,从中央提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到十七大报告提出掀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特别是2008年国务院增列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期,这些都是大背景。自上而下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成为经典教育掀起热潮的一个巨大动力。

  当前,中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劳动者素质的综合提升。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与国际社会的接触变得异常频繁,生活水平在提高,人们的民族自信心也在逐步增强,而这需要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经典教育来满足人们发展的需要。

  此外,开展经典教育是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一个良好载体,这个过程同时是让大众了解、熟悉、热爱自己文化的机会。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室编审顾之川表示,经典教育热的背后,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外,《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和一些国学网站也在经典教育的推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学图书、光盘的大量发行,文化传播公司的大力推动等都使得经典教育不断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课外时间是经典教育主阵地

  一直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校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古诗文知识的培养,在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都有相当一部分古诗文、文言文等经典教育的内容。在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中则明确规定学生必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特别是在高考倡导地方命题后,各省市在高考试卷中无一例外地更加重视对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名言名句默写等内容的考查。

  经典教育的开展可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种方式进行。实际上,经典教育目前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即它没有被纳入国家教育体制之内,然而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经典的热爱,这一点从全国各地教育部门的安排就能看出来。许多地方通过地方课程积极开展经典教育,例如山东省曲阜市成立了“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委员会”,全面启动了“国学经典诵读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进学生心中,并编写了10册《中华古诗文经典读本》。目前,曲阜市所有中小学都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成都市则在地方课程中制定了《国学实施纲要》,开展中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旨在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在师生中形成以先贤为楷模,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直接实施教育功能的学校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校本课程中安排了经典教育的内容。浙江省泽国中学开展了“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主题教育活动;北京有很多学校安排有经典诵读课;安徽省宿州市三铺中学编写的《国学经典读本》,旨在“诵读千古美文、传承中华文明”。此外,社会上还有很多“课外经典诵读班”、“少儿读经班”、“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班”等招生培训机构,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典教育的发展。

  顾之川认为,应提倡和鼓励青少年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尽可能多地熟读、背诵一些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诗文名篇。大凡先秦诸子散文、唐宋诗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名篇、宋元杂剧、明清小说等,都值得推荐给青少年学习欣赏,以丰富营养、提高品位。经书中往往精华与糟粕并存,孩子们缺乏分辨与选择的能力,即使成年人阅读这些经典时,也需要用历史观念和现代意识加以重新审视。顾之川同时强调说,不宜提倡“以读经代替基础教育”。

  融入经典又要超越经典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阅读经典,又如何将经典切实与当前教育相结合,使之真正促进民众提高人文素养?对此,专家们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于丹表示,如何理解经典和传播经典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但是对于经典的解读一定要建立当下的坐标,也就是说,“所有经典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我们要把古人的精神带到今天,哪怕经典中只有30%甚至20%能够与今天的生活相结合就达到目的了,没有必要食古不化。”她提出,对于经典还要用自己的生命去融合而不是要归于同一个元素。此外,“要用生命深情去呼唤经典,如果没有深情是不能够去感受中国的文化的。”

  在当前,诵读经典是大众采用的最普遍的方式,黄朴民教授建议在诵读的同时,组织者还要实现三个超越。一是超越汉语当中的文学经典,放宽经典视野,因为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他们共同成长的文化;二是在经典学习中有现代意识,能够正确区分经典里的精华或者糟粕,不迷恋于经典的成熟和成果;三是在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地球村的情况下来学习,把我们的经典学习放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大坐标里、跟世界优秀文化互动的前提下,来重新认识经典、弘扬经典。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