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知识点库 > 初中语文知识点 > 修词手法
3.加强专项训练 平时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修辞训练,在训练中反思答题经验教训,巩固提升解题能力。运用修辞手法,还要注意综合学习,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学习,还要与古诗鉴赏、文本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尤其要在写作中有
2025-03-29
2.提升思维能力 修辞的考查重在理解判断,涉及思维认知能力,而非简单的识记。识别辞格需反复推敲,判断不出何种修辞,不仅是因为未能真正理解修辞的内涵和特征,还因为思维能力不够。因此,提升修辞运用的能力,关
2025-03-29
1.高效积累知识 熟练掌握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修辞手法的特征和表达效果,尤其是常考的比喻、比拟、借代等手法,要进行高效的知识积累。构建修辞的知识框架,牢记一些典型题例,强化对修辞的认知。明辨易混辞
2025-03-29
5.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⑴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⑵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
2025-03-29
4.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⑴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①但见那 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
2025-03-29
3.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⑴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 对称 ,它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 对立 ,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①赤道弯弓能射虎,
2025-03-29
2.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⑴相同点: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①黑夜,静寂得像 死 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例②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 龙井 。 例①是借喻,只出
2025-03-29
1.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⑴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①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②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
2025-03-29
反问 1、定义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2、表达效果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
2025-03-29
设问 1、定义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2、表达效果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
2025-03-29
对偶 1、定义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2、表达效果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3、典型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
2025-03-29
借代 1、定义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2、表达效果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
2025-03-29
夸张 1、定义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校一定要注意: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校 2、三个要素 (1)扩
2025-03-29
排比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 (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
2025-03-29
拟人 1、定义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效果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