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19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议论文阅读(二)专题复习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9-03-19 20:19:20

中考真题

  议论文阅读(二)专题复习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中学 王恒林
 
  复习目标:
 
  1.学习掌握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理清思路,归纳要点,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培养议论文的自学能力。?
 
  2.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进行语言运用训练,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重点、难点点拨】?
 
  1.学习掌握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
 
  2.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一、巩固训练指导
 
  (一)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⑧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旦盟查叠盛翌邀:。擅堡丝盎。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2.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4分)
 
  3.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4分)
 
  4.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4分)
 
  1.(3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2.(4分)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②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瘪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3.(4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答“不能去掉”得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3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意思对即可得分)
 
  5.(4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答出要点得2分,结合实际、表述清楚得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二)《学会拒绝》
 
  ①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无边的大海;小草拒绝了绿荫的庇护,把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繁星拒绝了黑暗的诱惑,向大地撒下点点星辉……
 
  ②学会拒绝,为我们的心灵守候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生活擦亮美好的明天。
 
  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是我们熟知的清高的典范。他于四十一岁时拒绝了官位俸禄,归隐田园。拒绝,让他得到了心灵最终的归宿。与之相仿的隐士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不问世事,以梅为妻,以鹤为予,在宁静的生活中悠然自得,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
 
  ④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希望之光的照耀,也会遇到藏在海底的暗礁。触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拒绝失望的心理。诗仙李白官场失意后并没有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调整情绪。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潇洒地让自己脱离了许多仕途失意者无法脱离的苦海。
 
  ⑤然而,世上许许多多诱惑人心的东西,都有着华丽的外衣,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向了诱惑,坠入了深渊。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拒绝。
 
  ⑥清代大贪官和坤便是一例。和砷一生贪赃枉法,家中累积的财富不可胜数。正因为他对钱财来者不拒,换未了他人生的悲哀——嘉庆赐死,家产查抄,他一生费尽心机,换来的不过是一卷破席,更多的则是后世的唾弃。他不是愚昧之人,却做了让自己身败名裂的愚昧之事。在钱财的诱惑面前,他没有学会拒绝。
 
  ⑦在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学会拒绝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药。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让我们用拒绝换来良知,换来无私,换来正直,换来尊严,换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愧之心!
 
  ⑧学会拒绝吧!让我们给自己的航程点亮明灯,带上我们快乐的心情,还有明天的希望,顺利远航。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答:
 
  2.文章第⑥段引用和砷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4分)
 
  答:
 
  3.(1)“陶渊明拒绝了官位俸禄”“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你对此有何评价?(2)作为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拒绝什么?请举一例,并说说理由。(6分)
 
  答:(1)
 
  (2)
 
  1.学会拒绝,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生活更加美好。(回答“学会拒绝”或“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得1分;回答“让我们用拒绝换来良知,换来无私,换来正直,换来尊严,换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愧之心!”得2分)
 
  2.内容上,从反面证明了不懂得拒绝不良诱惑的后果;(2分)运用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逻辑更严密,文章更具说服力。(2分)
 
  3.(1)他们生活在黑暗的封建时代,他们的拒绝表现了他们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满,表现了他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这在当时是进步的,值得肯定的。(言之成理即可,3分)在今天这种民主进步的社会里如果一味拒绝,就会失去实现个人价值和对社会员献的机会。(额外加2分)
 
  (2)示例:拒绝懒惰,因为业精于勤荒于嬉,懒惰会虚度光阴,使人意志消沉,难成大器。(本题为开放性的,举出例子得1分,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共3分。)
 
  (三)读“磨脑子”的书
 
  ⑴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⑵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⑶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⑷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⑸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B。“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⑹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1.这篇议论文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3分)
 
  2.这篇文章大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你说说(2)段和(5)段中加点的词语“现成的肉”“烂杏”各比喻什么,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4分)
 
  3.读“磨脑子”的书,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4分)
 
  4.对文章的中心论点及一些说法,你赞同吗?请说说理由。(4分)
 
  1.(3分)采用总分式的结构。
 
  2.(4分)“现成的肉”喻阅读时无须“磨脑子”的书。(或答:“现成的肉”比喻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亦可给分);“烂杏”喻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意思相症即可给分)。(2分)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他使抽象的说理变得通俗易懂,使文章生动活泼,增添文章的可读(只要说出一点表达效即可给2分。)
 
  3.(4分)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能够给人带来非同一般的快乐;是与智者的对话。(答对其中两点即可给4分。)
 
  4.(4分)赞同与否均可,只要言之成垣、持之有据,表达准确、简明即可给满分。
 
  (四)《人生的标点》
 
  人生的标点
 
  ①我希望我的人生是一个句号,圆满而充实。
 
  ②母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逗号,总有未完的续音,这样才不会终结,才会充满希望。于是,当我失败时,再也不愿让衰草抚慰伤痕,拒绝让微风抚平记忆。我要靠我自己站起来,是的,要靠自己,我要自己去写完那逗号后的下文。渐渐地,我懂得了“逗号”的真正内涵。
 
  ⑤父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冒号,永远都给人启迪,引人思索。于是,我在生活中尝试着发现,尝试着拓新。记得,是太阳的柔光,是落叶的飞舞,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春去秋来,我便用心灵在人生的冒号后写下了我最珍贵的感受。
 
  ④爷爷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引号,把经历中最刻骨铭心的片断“引”起来,藏在心底,让它成为回忆的瑰宝,前进的鞭策。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是她牵着我走向人生大门,是她教会我如何做人。是她在我悲伤时给我心灵的安慰,在我失败时给我重振的勇气。我将这段记忆放在引号中,成为我心灵深处的宝石。
 
  ⑤奶奶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面对自己的荣誉、鲜花,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淡泊一切浮躁,去寻找一种比生命更长久的踏实。面对别人的过错,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微笑着用你的胸怀去容纳整个世界。于是.我学会了什么是沉着,什么是宽容;我兴奋地发掘,我应有的一颗包容万物的心爱。
 
  ⑥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孩子,其实,没有谁的人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句号.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可贵的是,你一直都在追寻着句号。这不是目的,而是过程。但重要的,也就是这过程。”
 
  ⑦我忽然间发觉,我在寻求“句号”的过程中成长了。我懂得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于是,我学会如何去珍惜我所经历的一切。曾经的历程就像退了潮的海.虽己不再汹涌澎湃.但它还是把贝壳留绐了沙滩;       ,        ,       。
 
  ⑧我,虽然没有得到人生的句号,但我已经拥有了最弥足珍贵的经历。毕竟,只要努力追求过了,就可以无悔。
 
  ⑨我相信,我终究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竖立的感叹号!
 
  1.从全文看,文章以“人生的标点”为题有何用意?(2分)
 
  我的理解:
 
  2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是什么?它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我的理解:
 
  3.依照文中划横线句.用“曾经的历程就像………虽………但”的句式仿写。(2分)
 
  我的仿句:
 
  4.品析文中划渡浪线语句的内涵。(2分j
 
  面对别人的过错.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微笑着用你的胸怀去容纳整个世界。
 
  我的品析:
 
  5.请发挥想像,你觉得人生还会是什么标点?说说理由。(2分,
 
  我的想像:
 
  1.表明文章借标点符号的外形特点和不同作用来揭示人生的哲理;同时,以标点喻人生,使文章的说理更生动、更形象。(2分,意近即可)
 
  2.第一问: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第二问:人生贵在追求与奋斗,人只有在不断的追求与奋斗中才能彰显生命的意义。(4分,每问2分,意同即可)
 
  3.示例:曾经的历程就像落了山的大阳,虽己不复光辉,但它把星星留给了苍穹。(2分,句式、内容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4.每个人应该用宽厂的胸怀容纳别人的过错,用宽容的心态面对人生(2分,意近即可)
 
  5.示例:人生是书名号,因为在人生的书册里留下了我们追寻梦想的足迹,书写了我们铸就辉煌的历程。(2分,能举出其它的标点符号,且言之成理亦可)
 
  (五)阅读《幸福是0.25》
 
  幸福是0.25
 
  理由
 
  ①“许多学者对金钱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无一例外地提出二者的相关性为0.25。”
 
  ②上面的话引自弗恩海姆与阿盖尔合著的《金钱心理学》。这是许多学者向许多国家的许多人,进行大规模抽样调查的结果。也就是说,金钱和幸福之间有一点儿关系,但关系并不大,用学者们的话说是“轻微的正相关”。这轻微的关系又有讲究。假设人们对幸福的满意度为一条纵轴,而金钱收入为一条横轴,两轴相交的起点为零。当人的身上一个大子儿也没有的时候,幸福满意度确实很低,几近于零。一旦人们手中有了钱,也不需很多,简单说来就是摆脱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困境,只见坐标上的那条曲线“嗖”地蹿了上去,很快又成为一条水平线,任凭横轴上的金钱收入增至百万、千万、亿万……而纵轴上的幸福满意度却不再上升,这就是所谓的金钱边际效应递减。
 
  ③人文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成果有着很大差别,即前者从来都难以就同一科研课题得出相同的结论,就连相近的结论也难得一见。人文科学的实验条件存在许多变量,调查手法也不易规范,得出的结论往往七嘴八舌。但是,对金钱与幸福关系的研究,却英雄所见略同,并表达为清晰的数据。数据说明金钱对幸福的影响远非以前我所想象的那么严重。
 
  ④细细品味,这个结论与我们的生活常识倒十分贴近。幸福不幸福本来就是一种主观性的感受,再加上人的个体也有差异。某有钱人不一定有一个好胃,山珍海味未必吃得够香;某没钱人不一定身子骨羸弱,五谷杂粮也能吃得津津有味。您能比较硬板床和席梦思的幸福指数吗?那得看谁睡在上边。即使住进帝王式的庄园,享受超豪华装修,睡在高科技大床上,如果患有失眠症,睁着眼睛等天亮,那滋味也不好受。
 
  ⑤人文科学并不是提倡“安贫乐道”,这句成语有个相对应的说法,就是“满意的矛盾状态”,那是人们无法掌握自身命运后的一种无奈。同时,科学和现状都证明幸福还有其他来源。人生在世,只要无衣食之忧,幸福的空间就广阔了,各有各的活法。有的人以工作为乐,有的人以天伦为乐,有的人以跳舞扭秧歌、看足球下象棋、养宠为乐。如果你信奉如足者常乐,那金钱的边际效应拿你一点儿没辙。吃饱饭拍拍肚皮,神游神侃神琢磨,古今中外寰宇任逍遥。
 
  ⑥金钱在幸福中所占比例之低,是命运给人一次接近平等的机会,人生的本义毕竟是幸福而不是金钱。能不能享受上苍的这番美意,取决于每个人的性格与修养。
 
  (节选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12期)
 
  1.你是怎样理解标题的含义的?(2分)
 
  我的理解:
 
  2.作者在论述金钱与幸福的关系时,是从哪两个方面分别展开的?(2分)
 
  我的概括: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中说“数据说明金钱对幸福的影响远非以前我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推想一下“我”以前是怎么想的?(2分)
 
  我的推想:
 
  4.请以文章第⑥段画线句为观点,写出你平时积累的正、反两个事例作论据进行论证。(2分)
 
  我的论据:
 
  5.班级要召开一次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拥有金钱就有幸福”,你作为反方,准备选用本文中的哪些观点和论据与他们辩论?(3分)
 
  我的观点:
 
  我的论据:
 
  1.幸福与金钱的关系中,它们的正相关只有0.25,即幸福不幸福主要不是由金钱决定的。(大意对即可)
 
  2.一是从学者的理论方面展开的,二是从我们生活常识的体验方面展开的,从理论到实践说明观点的正确性。(大意对即可)
 
  3.“我”以前想的是金钱对于幸福起了决定的作用。(大意对即可)
 
  4.马克思生活很贫困,但他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奋斗,他感到幸福;延安时期物质匮乏,但战士们却无比乐观;许多犯罪分子攫取了大量钱财,但整天提心吊胆,生活对他们来说并不幸福。(大意对即可)
 
  5.观点:金钱并不能决定幸福。
 
  论据:患有失眠症的有钱人,住进豪华宫殿睁眼等天亮,他并不幸福;普通百姓以工作为乐,以天伦为乐,以跳舞扭秧歌、看足球、下象棋为乐,他们感到很满足,很幸福。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