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19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化学 > 正文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考考点解析

来源:本站原创 2008-12-26 10:43:19

中考真题

  时光飞逝,初中化学学习已经过半。同学们已经开始了下册教材的学习。首先我们接触到的就是“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单元。这一单元中许多知识都是中考中的难点,今天我们就通过对2008年的中考真题对这一单元的考点进行一一解析。

  X Y Z W

  盐酸 √ — — √

  Z的硝酸盐 √

  W的硝酸盐 √ —

  考点1:金属共性和差异性的考查

  (2008 眉山市)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解析: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但也有些金属的特例需要我们掌握,例如在硬度方面的差异,铬最硬、铝则较软,钨的熔点最高,汞常温下是液体,因此熔点最低。纯净的铜是红色的,纯净的金则是金色的。金属在化学性质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常见金属只有排在活动顺序表氢(H)以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选择B。

  考点2:金属化学活动性的考查

  (2008 攀枝花市)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W>Y>Z B.X>Y>W>Z

  C.W>X>Y>Z D.Y>W>Z>X

  解析:金属活动顺序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同学们要牢牢记住活泼的金属(K、Ca、Na)除外,可以将比它稳定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盐)溶液中以单质的形式置换出来。通过阅读表格中的内容我们得出这样一个顺序,X W H Y Z,故选择A。

  (2008 南通市)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H2SO4=MnSO4+H2↑

  B.Mg+MnSO4=MgSO4+Mn

  C.Fe+MnSO4=FeSO4+Mn

  D.Mn+CuSO4=MnSO4+Cu

  解析:通过题目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将金属活动顺序表做一个补充

  K Ca Na Mg Al Mn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因此锰也排在氢以前,可以和酸反应制氢气,镁比锰活泼因此B项正确,锰比铜活泼故D项正确,而铁的活动性比锰差,故C项是错误的。

  考点3: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天平问题的考查

  (2008 临沂市)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Mg B.Al C.Cu D.Zn

  解析: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定量研究镁、铝、锌和铁与两种稀酸的反应。通过化学方程式:

  2Al+3H2SO4=Al2(SO4)3+3H2↑

  54 6

  Mg+H2SO4=MgSO4+H2↑

  24 2

  Zn+H2SO4=ZnSO4+H2↑

  65 2

  Fe+H2SO4=FeSO4+H2↑

  56 2

  我们可以得出,在酸足量的时候四种金属产生氢气从多到少依次是Al>Mg>Zn>Fe,而Cu排在H以后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故选择B。

  (2008 汕头)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解析:根据图象我们可以得出,在单位时间内产生氢气的速度是Y>X>Z。也就是说Y与酸反应的速度最快,X次之,Z最慢,正好与金属活动顺序相一致,因此三金属的活动顺序为Y>X>Z。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Mg、Zn、Fe三种+2价金属在质量相等时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的产生氢气越多,因此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2008 青岛市)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_____的一边。

  解析:通过阅读题目我们知道,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两盘加入酸和金属的质量都是相等的,那么如果能控制两烧杯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那么天平还是能保持平衡,我们知道氢气是酸当中的氢元素被金属置换出来形成的,而两烧杯中的酸又是相等的,如果将两个烧杯中相等的酸都消耗光,那么就能溢出相同质量的氢气,天平两端在反应后质量相等不发生偏转,因此①反应后没有剩余的物质应该是稀盐酸。而②天平失去平衡,则是因为溢出氢气质量不相等造成的,那么就是两端消耗酸的质量不相等。等质量的镁和铁消耗酸的情况可以由方程式来得出:

  Mg+H2SO4=MgSO4+H2↑

  24 98 2

  1 98/24 2/24

  Fe+H2SO4=FeSO4+H2↑

  56 98 2

  1 98/56 2/56

  显然相同质量的镁消耗酸更多,生成氢气更多,剩余的就少。因此天平向铁一端偏转。

  考点4:金属与化合物(盐)溶液的反应

  (2008 三明市)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2、Zn(NO3)2和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

  A.Ag、Zn B.Ag

  C.Zn D.Ag、Fe

  解析:此题目中涉及的三种金属活动的顺序是锌>铁>银,因此铁只能和Ag(NO3)2反应,故铁丝表面覆盖的一层金属为银,选择B。

  (2008 海南省)在CuCl2和Mg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为______。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我们知道,铁粉只能将CuCl2中的铜置换出来,因此所得的固体中含有金属铜,此外题目中说明“加入过量铁粉”,故在过滤后的固体中还应有未反应剩余的铁粉。

  考点5:金属材料保护的考查

  (2008 黄石市)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腐蚀最慢( )

  A.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

  B.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解析:通过课本中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铁在水和氧气的共同作用下会被腐蚀,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铁与水和氧气接触最充分,因此腐蚀得最快,而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与二者的接触最少,腐蚀也最慢,因此选择A。

  (2008 苏州市)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

  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解析:我们知道,铝因其与氧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达到保护铝的目的,因此对铝制品用砂纸、钢丝球打磨或用盐酸长时间浸泡都会损伤这层氧化膜,铝制品也就失去了保护,很快会被腐蚀。铁的活动性比铜要活泼,故在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化学反应损伤铁桶。而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外喷涂油漆则可以使金属与氧气隔绝达到防锈的目的。

  有关金属知识考查的题目还有很多,例如金属冶炼的综合实验、关于金属混合物的计算等等,都需要大家认真理解课本上的重要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种金属的化学性质,灵活应用这些性质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相信同学们通过认真思考和大量练习,很快就能整理出清晰的、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